背景:前段时间 @崔翔宇_采铜 老师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po学画进展,这是他正在进行的「超高效学习法之学画实践」,主要想通过学画来验证他正在酝酿的高效学习法。由此我联想到今年读过的《精益创业》这本书。精益创业法是一种通过快速试错获取新产品创意的方法,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最快速的方法验证想法是否可行,如果不可行尽快调整目标,提高成功的概率。采铜老师把这种方法迁移应用在他的学习法上。“精益创业可以运用在人生”这个道理我一早就懂,但是想和做是两回事。采铜老师这次的实践给了我很大的刺激,我也想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改进自己的写作技能,于是就有了今天启动的「快速写作练习实践」。我的设想是:每天阅读一篇短文,用一小时写篇300~500字的推荐。模仿范本:梁文道《我读》。时间分配上:半小时构思和整理大纲,半小时输出。整个试验过程微博记录,方便后续总结。
今天我想要介绍罗浩的《降级论》。
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都在不断追求升级,就拿我们公司来说,一个刚毕业的新人进来做开发,一开始只能做些不重要的周边模块,有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负责关键业务,再过个几年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时,就被提拔做个组长,然后就是副经理,经理……这个过程对个人来说存在的问题是:
都在以低一级的属性,占着更高一级的位子,徘徊在更高一级的圈子边缘,与更高一级的人竞争,幻想着自己可以升级到那个圈子里去。也许永远进不去,悲催的努力一辈子;也许运气好,某一天真的进入这个圈子了,但那个时候又会有下一个目标,希望进入更高级的圈子,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斗。永远的追求升级,永远的累。
对公司来说也一样存在问题。还是拿我们公司举例,我们公司对开发人员有一套资质晋级的流程,你编程达到什么样的水平,才能做详细设计,详细设计达到什么样的水平,才能做总体设计。然后我们就会看到,一个人编程做的很好时,就被拉去做不擅长的详细设计,当留下了一堆糟糕的设计,刚能应付这个阶段时,又被迫进入下一个阶段。这个人永远都在做不擅长的事情,公司永远都在提供平均线以下水平的产品。
什么是降级论?罗浩提出的降级论,并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理解的上述过程的反面——设计做得好就继续做设计,或者再降去做编程——而是跨界降级:
一个来自微软的高级工程师,辞职去一个养猪场做开放平台经理,那么他的到来不仅会让养猪圈感到无比荣幸,更是意味着,利用他在IT界训练出来的高效工作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,他可以掀起一场养猪行业的革命,使得20年后才会出现的人性、高效、开放、协作、健康的养殖方式提前到达。
我从开发转行做交互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降级,思维的降级。应付开发吃力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,在交互设计上反而变成一种优势,而我也从新工作得到了更多成就和快乐。如果你处于职业倦怠期,觉得工作没有成就,对工作没有热情,那么绕开升级模式,找到自己的优势,去新的领域尝试,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思路。